新闻资讯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会计学院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人工智能研讨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2

通讯员白帆

10月18日,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人工智能助力人才自主培养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举行。会计学院王珊老师,白帆老师和梁祥运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一、 紧凑充实的会议流程: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研讨会日程安排紧凑而富有层次。上午的议程在简短的入场签到后,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章军锋等领导发表开幕致辞,正式拉开序幕。随后,会议进入核心的主题报告环节。上午的分享聚焦于宏观战略与院校层面的探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院长姜涛系统介绍了该校在教育教学数字化方面的“地大探索与实践”;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修军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微专业及赋能专业行动计划的思考;黄冈师范学院副校长夏庆利则带来了“AI+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地方实践案例;智慧树网的代表也从企业视角阐述了AI助力优势学科创新的路径。

下午的议程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副院长肖梦琼主持,议题更加深入具体,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与人才培养环节。报告内容从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智赋能”实践,到AI驱动感染病学临床与教育实践的“医工交叉”创新,再到基于智能体的智慧课程构建方法,以及大学计算机、生命科学等具体课程的智慧化建设经验,最后延伸至职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会议还特别安排了参观校史馆环节,使与会者对承办高校的底蕴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整场研讨会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也有扎根院系、课程的教学一线经验分享,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 深刻的学习心得:共识、挑战与路径

通过一天的学习交流,老师们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与会专家普遍认同,人工智能不再是遥远的技术概念,而是正在深刻重塑教与学方式、重构人才培养流程的关键力量。其次,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已成为共识,但其落地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伦理规范界定、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等。最后,研讨会展示的多元探索路径令人振奋——无论是通过设立微专业进行系统性培养,还是将AI工具深度嵌入特定专业课程,或是利用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智慧课程资源,都为各院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特别是“数智赋能、全科融通”、“医工交叉”、“三环驱动”等理念的提出,展现了AI与教育结合所能迸发的巨大创新潜力。

三、 丰富的收获体验:启发、借鉴与动力

此次参会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一方面,它极大地开阔了的视野。了解到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在利用AI助力人才培养方面的前沿动态和特色做法,为老师们今后在本职工作中思考教学改革、课程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借鉴和思路启发。例如,智慧课程的构建理念、AI赋能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等都极具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与众多同行专家的交流,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时代变革时的积极态度与探索精神。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共同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坚定了笔者投身教学创新、积极探索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信心与决心。

总而言之,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方向的引领。它清晰地表明,人工智能助力人才自主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将把会议的所学、所思、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