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励励晴川传普韵,朗朗广水育新苗 | 会计学院励励晴川志愿服务团队实践纪实(九)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8

2025年7月26日,在广水市致远学校“爱心托管班”的七彩课堂上,夏日阳光倾洒教室。武汉晴川学院励励晴川志愿服务团队的郑雅婕、潘星茹,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具匠心的纸鸢手工课。此课以非遗传承为内核,让孩子在折纸、扎架、绘画中,感受纸鸢温度与传统技艺魅力。

纸鸢谜启:非遗初绽童趣光

“是鸟不会叫,是鹰没有毛。有风飞得高,无风往下掉。猜猜是什么?”课堂上,志愿者郑雅婕的谜语刚落,孩子们的小手瞬间高高扬起,如破土的春笋。当“风筝”的答案被齐声喊出,志愿者潘星茹展开一张沙燕风筝图介绍道:“它还有个更典雅的名字——纸鸢,这可是国家级非遗哦。”

刹那间,30 秒时光折叠起历史长卷:东周墨翟的木鸟、鲁班的竹骨,蔡伦纸上初现的色彩;南北朝时它为军中信使,隋唐后走入民间,如今更飞至国际赛场。在孩子们眼中,风筝不再仅仅是玩具,而是诉说文化的活名片。

三道工序:岁月织入竹篾间

①扎——“立身正则骨架正”

指尖灵巧舞动,竹篾弯折捆绑,“咔嗒” 声里,仿佛在为正直与对称铸魂。

②绘——“笔触间皆是祝福”

调色盘如许愿池:蝙蝠衔福、牡丹拥春、太阳燃梦、火箭探星…… 颜料落处,彩纸便生出飞翔的心愿。

③糊——“传统与童心相契”

彩纸覆竹骨瞬间,教室静得只剩刷子与糨糊私语。纸竹贴合,如过去与现在握手,亦似志愿者和孩子击掌。

纸鸢升空:童心乘梦翱云端

操场微风轻拂。志愿者潘星茹一声“放”,孩子们纷纷松开手中纸鸢。只见线轴快速旋转,十几只亲手绘制、扎糊的纸鸢乘风而起,越飞越高。它们掠过教学楼顶,擦过旗杆梢头,引得孩子们仰着小脸,眼中满是惊喜与兴奋。那一个个飞舞的纸鸢,仿佛是孩子们彩色的梦,承载着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在这欢笑声中,古老的纸鸢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引领孩子们探寻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着他们对非遗最纯真的向往。

此次七彩课堂的纸鸢手工活动,是励励晴川志愿服务团队对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用耐心与爱心,带领孩子们在扎、绘、糊的过程中,了解纸鸢文化。纸鸢升空,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亲手制作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童心中绽放光彩,也让团队的志愿服务精神得以传递。